首页

北京雪公主女s

时间:2025-05-30 00:24:20 作者:广西南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浏览量:30610

  中新网南宁5月29日电 (杨志雄)广西南宁市官方29日介绍,为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其自身价值与经济独立,南宁市财政将继续强化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市已就业残疾人4.47万人,就业人数排广西第一。

  南宁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杨修凯介绍,近年来,南宁市着力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杨志雄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杨修凯称,南宁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原则,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2024年,该市共有3886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10366人次;探索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8家,安置残疾人就业608人次。“十四五”以来,南宁市共开发就业岗位4872个,为8322名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

  据介绍,南宁将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掌握实用就业技能;开发公益性岗位,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2025年全市计划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9500万元人民币;支持实施“阳光家园”“美丽工坊”等残疾人就业促进项目,带动辐射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目前,南宁市持证残疾人有19.6万人,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就业、教育、文化体育、权益保障等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南宁市深入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1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为2.1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辅具适配服务,为2.79万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南宁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服务残疾儿童2.1万人次,实现应救尽救;深入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试点工作,为980名残疾人提供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积极开展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南宁特色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机制。

  南宁市坚持以文化铸魂、思想聚力、服务暖心、体育强身为重点,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和社会融合。全市有178支助残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9375人,每年开展志愿助残活动300余场,服务残疾人超过1万人次。(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下月起敦煌这些景点免费啦!莫高窟门票将半价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仍然持有较强的信心,风险偏好仍以稳健投资为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随着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都有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理财公司需要强化投研能力,创新推出更多理财产品,为客户理财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

复活节及清明节假期料1100万人次进出香港

走在贝尔格莱德的街道上,不时能够看到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博会的标识。当地媒体评论说,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世博园区和周边地区建设,为塞尔维亚更好向世界展示形象、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表示,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是建设和改变整个塞尔维亚的重要盛事,也将为中塞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带来新机遇。

“防晒经济”升温 江苏进出口防晒用品数量攀升

数十年来,黄永松带领汉声同仁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整理报道和地方风物的保护,并与两岸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众多专家学者合作开展调研。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担任教授的杨阳告诉记者,《汉声》杂志把两岸学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黄永松等人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保护令人敬佩,他们对出版工作的认真严谨值得学习。汉声在北京设有办公室,她会推荐学生去实习。“我带学生去拜访黄先生时,他对年轻人的鼓励是那么真挚恳切,给予年轻人巨大的信心和力量。”杨阳说。

习言道|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

静脉游离皮瓣修复对供区损伤小,皮瓣大小随意,未来患者指外观功能更好。随着超显微手外科的应用,小血管的吻合技术更加精细,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逐渐由带蒂皮瓣转游离皮瓣修复,这样可极大缩短住院时间,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对大夫显微技术要求更高。

赵乐际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王路:材料是人类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材料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中的底层与先导技术。新材料科技创新将发挥引领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作用。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但新材料产业还面临科技创新质量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全生产要素配置尚需加强等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材料产业快速聚集,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材料产业集群与区域合理分布,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创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此巩固扩大新能源产业领先优势,推动生物制造提质增效,发挥人工智能对新材料产业的赋能效应,打造新材料带动整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